智能物联系统是以实验室仪器等为研究对象,为追求实验室综合效率提升,应用一系列理论、方法、通过专业技术、组织措施,对实验室设备运行的全方位管理。在其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实验室设备、实验室耗材、实验室运行三个方面。
一、设备管理现状
设备管理目前大多依赖人工跟踪,手写记录档案存档。缺点:操作速度慢,散乱、复杂等,致使在点检管理、备件管理、维修管理等存在随意性及无序性等问题。给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的程度的管理滞后、增加了成本。
智能物联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、快速、准确的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。利用数字化技术,通过信息化手段,对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现及分析,优化资源利用,辅助决策,实现信息快速共享,提升工作效率。
该系统将改变公司由结果管理型模式变成过程支撑型的模式。将数据的效益释放出来,用数据来驱动管理。通过将仪器设备的全面联网,了解实时使用情况,最大化设备使用率,并结合设备预约功能提前获知设备未来使用情况,合理安排资源,降低运营成本,降低设备空转率,节能降耗。通过对大数据分析,可以更合理的分配资源。
通过耗材的动态管理、先入先出、实时预警等模式高效支撑研发检测过程,通过数据分析辅助设备耗材的管理和采购决策,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二、智能物联系统覆盖的基本内容
设备运行管理:设备运行状态可视化;降低设备空转率,节能降耗;降低设备采购、维护成本;
运行数据分析:设备使用率分析,合理分配资源;耗材使用情况分析,降低库存浪费;
设备预约:通过信息化手段,实现信息快速共享,提升工作效率;提前获知设备未来使用情况,合理安排资源,降低运营成本;自动化排程,实现资源自动化合理分配);
统计分析:设备使用率分析,从设备、实验、人员等资源多维度分析,发现问题;人员工作量分析;人员绩效;
科学决策辅助:数据驱动管理;决策更加合理,科学;
高值耗材管理:消除高值耗材管理混乱问题,消除统计数据偏差大问题,降低库存浪费,做到库存情况、未来需求、使用情况、成本情况的实时掌控,降低成本,提升效率;
设备维修保养:自动触发维保提醒;点巡检检查自动汇总成表格;委外技改可提出委外申请,并记录相关费用支出费用消耗等;
移动应用:摆脱办公地点和终端限制、利用碎片化时间、提升工作效率。
三、智能物联系统给实验室带来的改变
工作方式改变:对整个实验室全资源链重构,实现随时随地即时办公。由过去纸质或口口相传的模式,改为采用在手机或电脑上完成耗材的领用、出库、仪器设备在线预约等过程,整个过程更加高效和扁平化;通过电子化平台对人员工作情况一览无余,彻底改变人员工作情况靠汇报、监督的情况;
工作效率提升:通过将人员、设备、耗材的有机整合和资源重构,改变过去流程不统一,管理方式个性化,数据不透明的现象,由过去需要三到四个环节、联系多人或多个业务单元才能完成的工作简化为一步完成,将极大提高用户体验和效率;
管理模式创新:由结果管理型的模式,变成过程支撑型的系统。将数据的效益释放出来,用数据来驱动管理。通过将仪器设备的全面联网,了解实时使用情况,最大化设备的使用率;通过耗材的动态管理、先入先出、实时预警等模式高效支撑研发检测过程,通过数据分析辅助设备耗材的管理和采购决策,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